:::
論文分類 | 97 |
---|---|
學號 |   |
姓名 | 林儒君 |
標題 | 國小教師之課程意識探究 |
指導教授 | 陳淑美 |
畢業日期 | 2009-06 |
附件檔案 |   |
參考連結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QUyqb/record?r1=1&h1=18 |
摘要 | 課程是學校教育成敗的關鍵,其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成效,而教師則是教學品質的關鍵,其教學實踐深受個人課程意識覺知內涵所影響,二者並呈現彼此互動的關係。本研究有兩個主要目的,首先我想了解國小優秀現職教師的課程意識,藉由此探究建立教師課程意識的知識庫,提供教師觀摩與反省自我的課程意識,體認教師自我反省意識對教師課程專業的重要性;進而,喚起教師自主參與課程發展,提升教學品質;進一步探究教師課程意識提升的方式。 |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佩蘭(2007)。台灣近10年攸關課程意識研究的後設分析與啟示。載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主辦之2008台灣教育學術研討會:e世代教育與師資培育研究、創新與評鑑論文集,台北市。 王金永等譯(2000) (D. K. Padgett原著)。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王秋絨譯(2002)(Peter Jarvis原著)。學習的弔詭:社會中的個人蛻變。台北市:學富文化。 王恭志(2007)。傅科的生存美學及其對教師課程意識的啟發與蘊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淑俐(1989)。教室中的主人—老師論我國教師的課程決定權。國教世紀,24(4),22-25。 方永泉譯(2003) (Paulo Freire原著)。受壓迫者教育學。高雄市:麗文。 朱麗娟(2004)。教師課程意識之自我探究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芝儀、李奉儒譯(2008)。(Michanel Quinn Pattion原著)。質性研究與評鑑。嘉義市:濤石文化。 吳怡歆(2006)。Paulo Freire「意識覺醒」觀對我國課程改革之啟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剛平(2002)。課程改革需要強化課程意識。教育發展研究,7。 吳盈潔(2005)。國中英語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市。 吳清山(1999)。推行「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學校行政配合之探究。教育研究資訊,7(1),14-21。 何俊青(2003)。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的理想與實際—國小教師知覺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79-110。 邱玉萍(2004)。基層教師對課程設計的回顧與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57,25-30。 林儒君、趙長寧(2007)。國小教師課程意識覺知與教學實踐之探究。發表於屏東科技大學主辦之2008永續校園發展學術研討會,屏東縣。 周淑卿(2002)。教室層級的課程設計:課程實踐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49,1-9。 周淑卿(2003)。國小教師在課程領域的專業身分認同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台北市:高等教育。 周梅雀(2004)。尋找心中的那朵玫瑰花:一趟教師課程意識的敘事探究之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梅雀(2005)。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當代教育研究,13(2),177-202。 周鳳美(2001)。教師改變教學之困難—從教師學習的角度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4(4),129-142。 洪雪玲(2005)。國中國文教師課程意識與實踐之研究—以Paulo Freire批判教學論為基礎。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洪夢華(2006)。我的課程之旅:ㄧ位國小教師追尋課程自主實踐的敍事探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文啟(2004)。從Cherryholmes課程解構觀覺醒自我課程意識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寧容(2006)。兩位小琉球幼教教師課程意識與實踐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際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甯增湖(2005)。Maxine Greene意識論及其對教師課程實踐之蘊義。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雅玲(2007)。幼兒教師課程意識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張嘉雲(2004)。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雅涓(2001)。一位國小教師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譯瑩(1999)。從實務理論與典範的觀點初探教師更新之原理、內容及管道。教育研究資訊,7(4),117-145。 湯梅英(1996)。教師專業社會化之探討---學習與成長的歷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7,1-16。 單文經(2000)。析論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對策—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33。 解志強譯(2005) (Jackson, Philip W.原著)。教室生涯。台北市:文景。 楊思偉 (1996) 。在職進修教育的趨勢與做法。研習資訊,13(6),24-27。 楊雅婷(2006)。Paulo Freire解放教育學內涵及對台灣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之啟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甄曉蘭(2000)。新世紀課程改革的挑戰與課程實踐理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44,頁61-90。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市:高等教育。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展望。台北市:高等教育。 簡良平、甄曉蘭(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6(1),53-80。 簡良平(2004)。教師即課程決定者---課程實踐的議題。課程與教學季刊,7(2),95-114。 簡良平(2005)。國小教師課程意識與教學反省之個案研究:以語文教師為例。初等教育學刊,22,1-20。 簡紅珠(2002)。教師知識的不同詮釋與研究方法。課程與教學季刊,5(3),1-16。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Apple, M. (1982). Education and power. London:RKP.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 W. 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Y: Macmillan pub. Co. Elliott, J. (1993). Reconstruction teacher education.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Fullan, M. (1993) Innovation, reform and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In G. Gawelti (Eds.), Challenges and achievements of American education. ASCD. Giroux, H. A. (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Goodson, I. (2000).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C. Day, A. Fernandez, T. E. Hauge & J. Moller(Eds), The life and work of teacher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changing time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Goodlad, J. I. (1969). Curriculum: The state of the field.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39(3), 367-375. Greene, M. (1973). Teacher as stranger: Education philosophy for the modern age. Belmont, CA: Wadsworth. Greene, M. (1978). Landscapes of Learning.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1978. Greene, M. (2004). Curriculum and consciousness. In Flinders K. J. & Thornton S. J. (Ed.),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 (pp.43-56). New York: RoultedgeFlamer. Grundy, S. (1987). Curriculum: Product or praxis. Philadelphia, PA: Glamer Press. Hargreaves, A.(1994).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Teachers’work and culture in the postmodern age. London: Cassell. Hargreaves, A., & Macmillan, R.(1995). The Balkaniz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Teaching. In L. S. Siskin & J. W. Little(Eds.), The subjects in question(pp.141-171).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elly, P. (2006). What is teacher learning? A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Oxfoed Review of Education, 32(4), 505-519. Jersild, A. T. (1995).When teacher face themselve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Murphy, J. (1991). Restructuring schools. London: Villiers House. McCarthy, T. (1978).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chon, D.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wab, J. J. (1983) The practical 4: Something for curriculum professors to do. Curriculum inquiry, 13(3),pp.239-265. Stenhouse,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 Heinemann. Pollard, A. & Tann, S.(1993).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 A handbook for the classroom. London. Cassell. Palmer, P. (1998). The heart of teacher: Identity and integrity in teaching. In P. Palmer, The courage to teach (pp.9-33).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inar, W. F. (1975). Currere: Toward reconceptualization. In W. Pinar (Ed.), Curriculum theorizing: The reconceptualist. Berkeley, CA: McCutc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