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分類 | 97 |
---|---|
學號 |   |
姓名 | 阮惠霞 |
標題 | 大學教師運用Moodle教學平台對教學行為之影響-以東海大學為例 |
指導教授 | 陳淑美 |
畢業日期 | 2009-06 |
附件檔案 |   |
參考連結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QUyqb/record?r1=1&h1=21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探究大學教師個人背景變項、大學教師Moodle教學平台科技之科技接受度、學校提供資源,與教師運用平台進行教學行為之關聯性。本研究 |
參考文獻 | ㄧ、中文部份 于富雲、鄭守杰、杜明璋、陳德懷(2003)。網路同儕互評與評量標準來源對批 判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報,37(2),1-21。 王千倖(2002)。網路學習社群。視聽教育,44(3),2-16。 王彭偉(2002)。影響教師涉入網路教學平台之因素。私立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石進祥(2007)。結合創新擴散理論與UTAUT模式以探究影響教師採用數位學習平台因素之研究-以MOODLE為例。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吳美美(2007)。大學數位教學設計課程模式與課程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78, 61-90。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沈慶珩、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 圖書館學,43(3),267-284。 沈俊毅(2007)。台灣大專教師使用網路教學平台之現況與問題探討。台灣高等 教育研究電子報(10),18-28。 邱皓政(2003)。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林威伸(2006)。以教師觀點探討網路教學平台之功能需求。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進材(1999)。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9-21。 林子斌譯(2007)(D. Buckingham原著)。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 台北市:巨流。 林敏慧(2001)。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差異與融合分析。GCCE2001研討會,30-31。 林亮吟(2005)。長榮大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活動關係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 傳播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 倩(2000)。網路學習的趨勢與原理。UTWL 2000 第一屆「大學教學方法 與網路課程研討會」論文集。 徐綺穗(2007)。行動學習理論及其在大學教學的應用—建構「行動—反思」教 學模式。課程與教學季刊,10(4),49-62。 徐加玲 (2007)。電腦輔助教學與數位學習對未來教學設計之影響。教育資料與 研究,78,23-35。 徐新逸、林燕珍(2004)。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模式及檢核工具之研究。 教育研究集刊,50,175-203 徐新逸、施郁芬(2003)(W.W. Lee &D.L.Owens原著)。多媒體教學設計- 數位學習與企業訓練。台北市:高等教育。 孫志麟(2004)。開啟專業學習的新視窗:教師的知識管理。教育研究月刊,126,5-1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13校通過今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審核:95年獎 勵教學計畫12月申請。高教簡訊,171,2-3。 陳美玉(2000)。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市:麗文文化,131-148。 陳年興與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博碩文化。 陳文誌與游萬來(2002)。網際網路在設計課程應用上的探討。設計研究,1,55-61。 陳騰龍(2007)。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應用Moodle於自由軟體教學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大葉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張博勛(2006)。高等教育數位學習市場分析。載於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主 編),數位學習2005-2006:e-learning in Taiwan,266-276。台北市: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張偉遠(2003)。亞洲地區開發大學網上教學的比較研究。遠距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國立台灣大學。 黃政傑(199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黃月純(2005)。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人學生數位落差現況調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擔任主持人。NSC94-2413-H-415-006。 程馥慧(2005)。我國大學校院網路教學平台建置方式、建置資源及其相關影響 因素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 75-81。 翟本瑞(2003)。數位落差問題的社會意義。載於齊力、蘇峰山(編),市場、 國家與教育。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劉世雄(2004)。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模式與學生學習因素之研究。屏東詩師範 學院教育行政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歐展嘉(2006)。Moodle數位學習課程管理平台。台北市:松崗。 謝思琪(2004)。我國大學教師優質教學模式之探索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春煌(2006)。數位學習與資訊素養。台北市:金禾文化。 簡木金(2004)。國小教師教學資訊素養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鍾如雅(2007)。大學教師對網路教學創新的關注階層、使用階層及創新構念之 研究-以嘉義大學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市。 藍于瀅(2005)。數位學習平台建置與推廣研究調查-以中央大學Blackboard 教學平台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縣。 嚴貞、許正妹(2007)。設計課程網路教學平台功能設計之探討:層級分析法之 應用。科技學刊,16(1),61-80。 二、英文部份 Anderson, T.D.,& Garrison, D. R. (1998). Learning in a networked world: New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C. C.Gibson (Ed.),Distance Learners in Higher Education. Madison, Wis. : Atwood Pub. Arbaugh, J.B. (2000).Virtual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et-based MBA Cours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4 (1), 32-54. Athena, M. (2006). MOODLE:A free, easy, and constructivist online learning tool.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p26-28. Davis, F.D. (1989).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19-340. Dempsey, B., Weiss, D., Jones, P.,& Greenberg, J. (2002). Who is a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er,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5(2).67-72. Gould, T. (2003). Hybrid classes: Maximizing institutional resources and student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2003 ASCUE Conference, South Carolina, USA, 2003, 54-59. Hativa, N. (2000). Teaching for Effe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Hoffman, D., Kalsbeek, W. & Novak, T. (1996). Internet and Web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lines for commercial development. Special section on internet in the home,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39, December: 36-46. Jonassen, D.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Juliana, T.& David, A.(2006)A platform to stand on.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30-32 Klaus, B(2005) ARE YOU READY TO "MOODLE"?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9, 2,May:16-23 Mills, S. & Tincher, R. (2003). Be the technology: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evaluating technology integr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Education. 35(3). 382-401. Moore, M. G. (1989).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 A presentation of the NUCEA Forum: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Interactiviy, National University Continuing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s. Piccoli, G., Ahmad, R. & Ives, B.(2001)Web-Base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preliminary assessment effectiveness in basic IT skills training, MIS Quarterly, 24(4), 401-426. Raymond, E. C.( 1999),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O'Reilly and Associates,1st edition, 27-78. Reddick, A., Boucher, C. & Groseilliers, M. (2000). The dual digital divide-The information highway in Canada. Ontario: The Public Interest Advocacy Centre. Resta, P. (2000). The Internet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Will networking technologies change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Sallis, E.&Jones, G.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London:Kogan Page Limited. Scardamalia, M.&Bereiter, C. (1994). Computer support for knowledge-building communities. The Journal of Learning Sciences, 3(3). Simonson, M., Smaldino, S., Albright, M. & Zvacek, S. (2006).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a distance: 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and Davis, F. D(200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27(3). 425-478. Vygotsky, L.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odanovich, S. & Piotrowski, C. (2001). Internet-based instruction: A national survey of psychology faculty.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8(4), 253-255. Woolfolk, A. (2001). Educational Psychology(8th). Boston: Allyn & Bac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