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ademic Performance

:::
Paper contents
Paper category96
Student ID No. 
Name許培玲
Title原住民活動課程對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及族群認同影響之研究
Adviser陳淑美
Graduation date2008-06
Attached file 
Reference link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17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究原住民活動課程對原住民學生自我認同及族群認同之影響,以探討原住民學生如何在面臨龐大升學壓力下的國中時期發掘出自我的另一可能,藉由參加原住民活動課程幫助他們順利統合自我的各個層面,並同時達成其族群認同。
Bibliography中文部份: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文科(主編)(1995)。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嵩山(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
王萬清(1991)。學校社團活動的人性化教育功能。師友月刊,284,3-5。
台灣文學資料庫(2008)。台灣文學議題導讀。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2日。網址:http://dcc.ndhu.edu.tw/literature/subject7.htm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江南發(1991)。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米甘幹•理佛克(1993)。原住民族文化欣賞。台北:五南。
何英奇(1988)。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艾立克森青年自我統整理論之倫理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1,77-98。
吳文舜、鄭秋琪(譯)(1994)。Rollo May著。心理輔導的藝術:助人助己的心理諮商法。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89)。
李天民(1993)。台灣山胞原住民舞蹈集成—泰雅族、賽夏族、魯凱族。台北:中華民國舞蹈學會。
李臣(1998)。活動課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李慧玟(2002年11月)。中文版青少年憂鬱情緒自填量表信效度研究。中華精神醫學會91年度年會及學術研討會,台灣。
洪志成(譯)(2003)。Jack R. Fraenkle &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1983)
洪清一(1996)。阿美族民俗舞蹈對原住民智能障礙學生之自我人格概念和人格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彰化,未出版。
胡幼慧(2002a)。焦點團體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23-236)。台北:巨流。
胡幼慧(2002b)。轉型中的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5)。台北:巨流。
凌平(2000)。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未出版 。
夏曼•藍波安(1997)。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張世明(2004)。高中職校原住民藝能專班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張春興(1983)。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惠玲(2006)。桃園縣復興鄉國小學童對泰雅族(Atayal)舞蹈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許木柱(1998)。台灣原住民族群認同運動:人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陳正田(2002年12月)。原住民學生學習表現與社會適應問題探究。慈濟大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學校教育研討會,花蓮。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枝烈(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烘玉(2001)。原住民傳統工藝課程方案對原住民學童自我概念、族群認同和文化素養影響之研究-以阿美族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陳理綢(2000)。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陳貴龍(1985)。高山族學生接納自我及他人之研究。輔導學報,8,79-99。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增川(2001)。舞獅活動課程實施之研究—以宜蘭縣某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黃譯瑩(2001)。從系統理論觀點探究活動課程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本質、原理與展望。應用心理學,9,215-251。
葉莉瑄(2003)。藝術治療團體對學習障礙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未出版。
跨文化藝術交流協會(2008)。原住民祭典。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1日。網址:http://www.iov.org.tw/taiwanculture14.asp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文化。
劉綺芳(2006)。原住民舞蹈。 線上檢索日期:2008年1月21日。網址: http://taipedia.cca.gov.tw/Entry/EntryDetail.aspx?EntryId=24895。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再建構。台北:麗文文化。
盧強(1986)。山地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嚴祥鸞(2002)。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0)。台北:巨流。
蘇清喜(1996)。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會實錄報告書。台北:山海文化。

英文部份:
Bourne, E. (1978). The state of research on ego identity: A review and appraisal.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7, 223-252
Erik H. Erikson (1968).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Y: Norton.
Erik H. Erikson (1980).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Y: Norton.
Gay, G. (1985). Implication for selected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for educators. 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s, 54, 43-55.
Giddens, A.(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s late modern age. UK: Polity.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Y: McGraw-Hill.
Hornett, D. M. (1990). Elementary- age task,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young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2(3), 43-49.
Laura, E. Berk (1992). The extra curriculum. NY: McGraw-Hill.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NewYork: John Wiley & Sons.
Phinney, Jean.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99-514.
Wiggins, J. D. (1987). Self-esteem, earned grades, and television viewing habits of students. School Counselor, 35. 128-133.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