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成果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6
學號 
姓名戴奇娟
標題師資培育者以Moodle教學平台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以中部某大學師培中心為例
指導教授陳淑美
畢業日期2008-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18
摘要本研究旨在瞭解師培教師對於使用Moodle教學平台科技融入教學的認知,師培教師實施教學平台推動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以及師培教師使用教學平台推動科技融入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根據研究問題進行深入瞭解師資培育者對於使用教學平台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為何,依照蒐集而來的資料進行分析,獲得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了解師培教師科技融入教學之內容與實際推廣成效,其研究成果可提供其他教師教學方法及師資培育機構作參考,進而提升國內師資培育之品質。
參考文獻Athena, M. (2006) . MOODLE:A free, easy, and constructivist online learning tool. Multimedia & Internet@Schools;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13(3) , 26-28.
Bagul,S. (1998) . Reasons for increased learning using multimedia.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7(1) , 3-18.
Berg, B. L. (1998) .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Massachusetts:Allyn & Bacon.
Bitner,N. & Bitner, J. (2002) .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classroom:Eight keys to succes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10(1) , 95-100.
Bodner, G. M. (1986) . Constructivism: A theory of knowledg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63(10) , 873-878.
Bruce, B. (1998) . Dewey and technology. The Journal of Adolescent and Adult Literacy ,43(3) , 222-226.
Buckenmeyer & Freitas (2006) . Is Technology an Effective Tools to Improve School?Two View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6(2) , 54-56.
Dias, L. B. (1999) .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 10-13.
Dwyer, D. C. (1996) . The imperative to change our schools. In C. Fisher, D. C. Dwyer, & K. Yocam(Eds.),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Reflections on computing in classrooms(pp.15-33). Sam Francisco:Jossey Bass.
Dwyer, D.C. (1996) .The imperative to change our schools. In C.Fisher,D.C.Dwyer, &K.Yocam(Eds) ,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Reflections on computing in classroom. 15-33.
Elder, L. , & Paul, R. (1996) . Critical thinking:A stage theory of critical thinking:Part I.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ducation, 20(1) , 34-35.
Gaga, N. , & Berliner, D. (1988) . Educational psychology(4th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Heinich, R. , Molenda, M. , Russell, J. , & Smaldino, S. (2000) .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Prentice Hall.
Interstate New Teacher Assessment and Consortium. 2007/8/8, refrieved from http://www.ccsso.org/projects/Interstate_New_Teacher_Assessment_and_Support_Consortium/#policies
Johnson, D. W. , & Johnson, R. T.(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zation(4 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eats, D. W.(1994).Task-based small group learning in large classe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 a second year university botany course. Higher Education, 27 , 59-73.
Lave, J. , & Wenger, E. (1991) . 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C. , & Rossman, G. (1989) .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Sage Publications.
Merriam, S. B.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eyer, C. A. (199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uthentic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8) , 39-41.
Moodel (2006). 2006/10/25, refrieved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moodle.org/.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 Educating teacher of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New practic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eil P. (1993). Technopoly: 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Niederhauser, D. S., & Stoddart, T. (2001) .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erspectives and use of educational softwar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7, 15-31.
OECD. (2001).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Retrieved from January 12,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undp.org/.
Ormrod, J. (2000) . Educational psychology:Developing learners(3rd. ed. ).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Prentice Hall.
Osborne, R. J. , & Wittrock, M. C. (1983) . Learning science:A generative process. Science Education, 67(4) , 489-508.
Patton, M. Q. (2001).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California:Sage.
Piaget, J. (1970) . Genetic epistemolog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goff, B.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ders, D.W., & Morrison-Shetlar, A.I. (2001) .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web-enhanced instruction in an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33(3), 251-262.
Sikha, B. (1998) . Reasons for increased learning using multimedia.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7(1) , 3-18.
Smith, L. G. , & Smith, J. K. (1994). Lives in education(2nd ed.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mith, P. L., & Regan, T. J. (1993) .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
Tapscott, S. (1999) . Educating the net generation.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6(5) , 7-11.
Tobin, K., & Tippins, D. (1993) . Constructivism as a referent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K. Tobin (Ed.),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AAAS Press.
Tom, R., & Shawn, B. (2001). Discovering ou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teacher: Critical dialogues about 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 J. Soler, A. Craft, & H. Burgess (Eds.), Teacher development: Exploring our own practice. London: Paul Chapman.

Trace, A. U., & Cornelia, C. W. (2000) . Corporate e-learning: exploring a new frontier. WR Hambrecht Co.
Von Glasersfeld, E. (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New York:Norton.
Von Glasersfeld, E. (1989) .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In T. Husen &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upplementary. New York:Pergamon Press.
White, R. T., & Tisher, R. P. (1986) . Research on natural science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New Your:Macmillam.
Yang, H.D., & Yoo, Y. (2004). It’s all about attitude: Revisit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38, 19-31.
丁文鋒(2003)。國民小學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能力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2006)。2006年3月,取自:http://teach.eje.edu.tw/9CC/basic/basic8.php。
中山網路大學-網路教學概論。2007年8月5日,取自:http://cu.nsysu.edu.tw/10001door/book/a04.htm
天下雜誌(2006)。運用資訊科技能力讓孩子連接全球智慧。天下雜誌2006年教育專刊,50-54。
王千倖(1997)。落實資訊教育-從教育學程中的資訊教育課程教學設計著手。視聽教育,39(4),14-19。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台北: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台北:師大書苑。
王仕圖、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7-115)。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
王梅玲(2002)。全球網路學習。2007年8月5日,取自:http://www3.nccu.edu.tw/~meilingw/globe/u9/webpage/u9_pt1.html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教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18-24。
台中市教育局(2007)。資訊教育研習統計。2007年10月18日,取自台中市教育局資訊教育研習成果統計http://w2.tceb.edu.tw/study_new/ablum_study_query.php?school=
台灣區遠距教學交流網。2007年8月5日,取自:http://dised.ntu.edu.tw/incourse.htm
任東屏(2002)。建構主義在國小藝術教育上的應用。公教資訊,6(3),11-21。
朱社君、林奇賢(2000)。E世代的師生關係。師友,400,18-21。
江世勇(2004)。LDAP分散式認證架構下之開放原始碼教學網站建置與導入-以高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何榮桂、顏永進(2001)。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策略初探。載於何榮桂、戴維揚(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頁197-215)。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地方教育輔導叢書26輯。
余惠蓮(2003)。應用情境學習原則之機車安全教育課程教學實驗研究-以中國海事商業專科學校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正己、陳美靜(1998)。職前教師電腦基本能力的培育。台灣教育,572,20-27。
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47-52。
吳明隆(1998)。電腦態度的意義及其量表內涵的探究。資訊與教育,65,48-55。
吳青蓉(1999)。跨世紀的教學革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竹縣文教,19,16-26。
吳珮瑜(2005)。傳統教室與網路教學環境中思考風格、學業成就與學習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吳清山、林天佑(1996)。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75。
吳清山、林天佑(1996)。建構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3,76-76。
呂聰賢,(2002)。淺談資訊融入教學模式。北縣教育,41,47-49。
呂耀宗(2001)。國小自然科學建構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李宏鎰(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考用。
李宗薇(2005)。科技、教育科技與教學設計-概念的再界定。國民教育,45(6),12-17。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台北:五南。
李政鴻(2006)。資訊融入國小數學教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六年級「面積」單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李雪鳳(2007)。促進有效學習的利器-資訊教育。南投文教,26,27-30。
李菁、李曉媛(2002)。網路教學中媒體呈現方式之初探。2002年遠距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5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沈中偉(1999)。國小資訊教育的省思與理念。資訊與教育雜誌,71,52-58。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沈慶珩、黃信義(2006)。網路同儕互評在Moodle系統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3(3),267-284。
周君蘭(2001)。虛擬的溝通藝術:一個網路語言文化的初探性研究。線上網路社會研究中心。2007年8月4日,取自:http://mozilla.hss.nthu.edu.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45
岳修平(1999)。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林佩璇、黃政傑(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林紀達(2004)。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碩士論文,彿光大學,宜蘭。
林紀慧(2000)。資訊科技課程融合與師資教育。初等教育學報,7,27-44。
林美純、陳美紀、楊奇苑(2003)。職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成長模式,資訊與教育,95,17-27。
林重新(1991)。教育研究法。台北:揚智。
林敏慧(2001)。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差異與融合分析。第五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大會第二卷,中壢
林敏慧、陳慶帆(2004)。快速建構網路教學平台的新方案:Moodle。教育研究月刊,126,85-98。
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達森(2001)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林嘉玲(2000)。數學遊戲融入建構教學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大學,花蓮。
林寶山(1990)。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教學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施佩芳(2000)。新時代的好老師-談好老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之道。師友,398,35-39。
洪志成、廖梅花(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濤石。
洪明洲(1999)。網路教學。台北:華彩軟體。
洪華欣、施郁芬(1998)。未來教師應具備的「電腦與教學」相關知能。視聽教育,39(4),20-3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范麗玉(1999)。國中物理建構式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孫志麟(1995)。教師效能的研究途徑與評量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5,67-75。
孫厚釗、任訓平(2004)。多媒體網路教學的結構體系及未來發展趨勢。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jyjs.jyjy.net.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3#院校組訪視報告摘錄。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高廣孚(1995)。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高薰芳、徐新逸(1999)。教育科技在大學教育之應用-淡江大學經驗之分享。載於施冠慨(主編):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頁29-43)。台北:師大書苑。
張世忠(1997)。建構主義與科學教學。科學教育月刊,202,17-25。
張世忠(1998)。社會建構教學與科學概念。教育資料與研究,24,30-36。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世忠(2004)。師資培育與教學革新。台北:五南。
張至璋(譯)(2006)。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台北:立緒。
張明裕、顏清宏(2006)。新媒體對於教室授課行為之影響:以文藻外語學院普通教室設置資訊講台探討數位時代教師使用教學科技之滿足。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光碟版,三峽:國立台北大學。
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頁。
張雅芳(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中英語教學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9(5),129-148。
張雅芳(2003)。教師運用科技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6,41-49。
張菀珍(1997)。鷹架理論在成人教學實務的應用。成人教育,40,43-52。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2007年8月4日,取自http://www.bio.ncue.edu.tw/c&t/issue1-8/v4-1.htm
教育部(2006)。95年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審核結果。2007年10月16日,取自教育部獎勵大學卓越計畫網站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HotNewsShow.asp?Nno=8
教育部國教專業社群網(2001)。運用科技與研究之基本能力。2007年12月12日,取自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
教育部電算中心(2002)。遠距教學發展概況及貿易前景。2007年8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OECC/EDU1849001/ii7205/dp/results/91dislrep.htm
梁維倩、陳藝苑(2006)。建構式教學策略於國中音樂課教學之應用。中等教育,57(6),116-131。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5)。質性研究導論。台北:高等。
許正妹、張奕華(2005)。教學平台發展與設計之研究:以Blackboard和中山網路大學為例。教育研究與發展,1(1),117-206。
郭重吉(2006)。科學師資的培育。教育研究月刊,152,5-11。
陳永成(2002)。彰化地區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對建構取向教學策略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系,台中。
陳向明(2002a)。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2b)。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昱宏(1998)。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看一個高中生物教室中的合作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陳慈娟(2005)。以「教學檔案」增進教師專業發展。國民教育,45(6),90-94。
陳義汶(2006)。國中數學教師使用資訊融入教學之因素。台南科大學報,25,357-379。
陳騰龍(2007)。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應用Moodle於自由軟體教學之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陸美靜(2002)。一位國小三年級較自然老師實施建構教學的歷程與反思。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彭月香(2005)。資訊科技融入國小六年級數學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曾育豐(1998)。國小六年級數學科建構式教學法與講授式教學法比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曾憲雄(1995)。國民小學資訊教育之評析-對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的回應。國民教育,37(5),11-14。
程馥慧(2005)。我國大學校院網路教學平台建置方式、建置資源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台北。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漢龍(2000)。資訊網路時代下-教師角色的轉換。師友,401,31-34。
楊坤原(1999)。電腦態度的意義與相關變相的探討。科學教育,225,2-15。
楊建民(2005)。數位學習認證與發展策略。2007年8月5日,取自:http://tw.wrs.yahoo.com/_ylt=A8tUxxZ5PLdGPDoBcR1r1gt.;_ylu=X3oDMTE5ZTMzbDF0BGNvbG8DdwRsA1dTMQRwb3MDMQRzZWMDc3IEdnRpZANUVzAwODZfMTIw/SIG=12ag6f2ti/EXP=1186500089/**http%3A//elearn.cc.nccu.edu.tw/discussion/932/jmyang.pdf
楊國賜、單文經(1999)。教育科技與教育革新。載於施冠慨(主編):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頁1-12)。台北:師大書苑。
葉晉華(1997)。改善各級學校資訊教學計畫實施概況。教育部電子計算中心簡訊,8607,7-15。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素汝(2000)。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元隆(2006)。從批判教育學「去霸權性」的基礎概念初討數位落差的新文化再製觀。教育社會學通訊期刊,71,18-30。
蔡志煌、宜翠映(1995)。台南師院學生電腦態度之探討。台南師院學生學刊,16,64-76。
蔡明雄(1999)。合作-建構整合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童學習簡單幾何問題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鄭晉昌(1993)。自「情境學習」的認知觀點探討電腦輔助中教材內容的設計-從幾個數學系統談起。教學科技與媒體,12,3-14。
蕭錫錡(1989)。現代教師應具有電腦素養。教育學院學報,14,117-125。
戴奇娟、陳淑美(2007)。科技融入教學在師資培育教師之應用-東海大學經驗分享。亞洲大學第三屆台灣數位學習發展研討會海報發表,台中。
魏惠娟(2004)。焦點團體。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271-315)。台北:心理。
嚴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2-40。
蘇榮俊(2002)。線上學習市場之投資評估研究-以中山網大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鐘樹椽(1999)。教學科技應用於小班教學之探討。教師之友,40(1),5-11。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