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per category | 92 |
---|---|
Student ID No. |   |
Name | 陳淑文 |
Title | 職業學校轉型為綜合高中現況之研究-職業類科教師之觀點 |
Adviser | 趙長寧 |
Graduation date | 2003-06 |
Attached file |   |
Reference link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43 |
Abstract |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深入訪談法,以十三位已辦理轉型之綜合高中的職業類科教師為對象,從其觀點來探討學校、學生、與職業類科教師在學校轉型過程中的現況,包括政策對學校行政、學生學習、老師的教學與心情感受等方面的影響,並探討職業類科教師對綜合高中政策的看法。 |
Bibliography | 一、中文部分 Patton, M. Q. (1990/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芝儀、李奉儒(譯)。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Strauss, A. & Corbin, J (1997).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sures and techniques. 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王秀慧(民88)。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英璋(民83)。壓力的因應與成功的因應的副作用。測驗與輔導,123,251-253。 吳國成(民87)。綜合高中之實施現況探討。大安高工學報,10,50-56。 吳清基(民91)。綜合高中的理想與概念。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2002.11.21,取自:http://www.tnssh.tn.edu.tw/COMPETION/N11/s1.htm 呂秀華(民86)。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序僧(民81)。管理心裡學。台北:哈佛企管顧問公司。 李坤崇(民84)。教師因應策略量表編制報告。測驗年刊,42,245-264。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民83)。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杜新偉(民88)。組織變革中員工反應態度的調查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民營化變革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慧洵(民90)。她們眼中的學校教育與文憑:不同口和高學歷女性的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純文(民85)。國民小學組織氣氛、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高淑清(民89)。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嘉義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高雄︰麗文。 張春興(民8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教育部(民76)。高級職業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4)。教育部公報第248期「綜合高中試辦要點」暨「綜合高中試辦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4a)。教育部公報第251期「新聞輯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綜合高中試辦成效之檢討及發展改進方案。台北市:教育部(綜合高中互動式資訊傳播網)。http://163.23.175.3/Bdata/Tview.Asp 教育部(民90a)。綜合高中之檢討、改進及未來發展(教育部新聞稿)。台北市:教育部。2002.10.8,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index.htm 教育部(民90b)。綜合高級中學實施要點[公告]。台北市:教育部綜合高中互動式資訊傳播網。2002.11.8,取自:http://163.23.175.3/Bdata/tview.Asp 教育部(民91b)。綜合高中之檢討、改進及未來發展。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一科。2002.10.8,取自:http://www.tve.edu.tw/3-policy/frame_policy.htm 教育部(民91c)。九十一學年度綜合高中辦理學校一覽表。台北市:教育部第一科。2002.11.9,取自:http://www.tve.edu.tw/program/menu.asp?Code=315 教育部(民91d)。綜合高級中學實施要點(修正版)[公告]。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一科。2002.10.8,取自:http://www.tve.edu.tw/3-policy/frame_policy.htm 教育部(民91e)。綜合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公告]。台北市:教育部。2002.10.8,取自:http://www.tve.edu.tw/3-policy/frame_policy.htm 教育部(民91f)。國立暨台灣省工私立辦理綜合高中業務研討會議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1g)。八十七、八十八學年度綜合高中升學就業人數。台北:教育部技職司第一科。2003.4.2,取自: http://www.tve.edu.tw/program/menu.asp?Code=315 教育部(民91h)。八十九、九十學年度綜合高中升學就業人數。台北:教育部技職司第一科。2003.4.2,取自: http://www.tve.edu.tw/program/menu.asp?Code=315 教育部(民91i)。九十一年度綜合高級中學暨高中職社區化推動方案社區合作專案辦理學校教師第二專長進修學分班實施計畫。台北: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第三科。2002.11.9,取自http://203.68.32.7/index-8-1.htm 教育部(民92)。綜合高中之昨日、今日、明日。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第一科。2003.4.25,取自:http://www.tve.edu.tw/program/menu.asp?Code=315 教育部(民92a)。教育部技職司重要政策。台北市:教育部技職教育資訊傳播網。2003.4.20,取自:http://www.tve.edu.tw/3-policy/frame_policy.htm 教育部(民92b)。綜合高中成果彙集。台北市:教育部技職司第一科。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莊耿惠(民90)。綜合高中實施現況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士軍(民82)。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錫銘(民87)。我國試辦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郭文祿(民85)。高職轉型綜合高中問題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崑謨(民83)。管理學。台北:華泰。 陳啟東(民86)。綜合高中課程實施現況之檢討及改進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姬(民91)。高職護理學校轉型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不確定感和因應策略間之關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世虹(民87)。影響綜合高中職業學程專業科目教師參加第二專長進修意願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曾淑柑(民89)。我國綜合高中政策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馮鎮城(民92)。高職轉型為綜合高中其職業類科教師角色壓力與調適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昆輝(民7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4)。綜合高中辦理的重要課題。技職雙月刊,30,6。 黃政傑(民8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政傑(民86)。綜合高中辦理學校實驗課程實施與改進之研究。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民87)。綜合高中發展現況與未來。綜合高中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大教研中心,3-5。2002.10.9,取自http://163.23.175.3/Adata/A1.htm 黃瑞琴(民8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思偉(民89)。辦理綜合高中課程實驗相關要點修正之探討。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榮泰生(民90)。組織行為學。台北:五南。 趙永芬譯(民85)。頑石也點頭:戰勝「辦公室的拒變症」。台北:天下文化。 劉怡慧(民89)。我國試辦綜合高中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鄧東濱(民77)。管理技巧(下)。台北:格致管理顧問公司。 駱重鳴(民72)。生活壓力、適應方式與身心健康‧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久永(民91)。企業由有到好的生存之道。2002.12.2,取自:http://www.cc.nctu.edu.tw/~t6504/management/M284.htm 戴明國(民89)。綜合高中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聯合新聞網重點新聞(民91)。大學分發錄取率69.76% 創新高。2002.7.18,取自http://archive.udn.com/2002/7/18/NEWS/FOCUSNEWS/FOCUS/910765.shtml 謝安田(民77)。企業管理。台北:五南。 簡宏江(民91)。論抗拒變革的管理。育達研究叢刊,1,32-46。二、英文部分 Ashford, S. J. (1988). Individual 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stress during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s.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Science, 24, 19-36. Ashford, S. J., Lee, C., and Bpbko, P. (1989). Conten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 insecurity: A theory-based measure and substantive test. Academy Management Journal, 32, 803-829. Basil, D. C., & Cook, C.W. (1974).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ew York: Mcgraw-Hill. Belcastro, P. A. & Gold, R. S. (1983).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health personnel.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3(7), 404-407. Borg, I. & Elizur, D. (1992). Job insecurity: Correlates, moderators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13(2), 13-26. Cummings, T. G., & Worley, C. G. (1997).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6thed). New York: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Ganster, D. C. (1991). Work stress and employee health.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 235-271. Greenberg, J. (1996). Mana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London: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Greenhalgh, L. (1984). Managing the job insecurity crisi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2(4), 431-444. Greenhalgh, L., & Rosenblatt, Z. (1984). Job insecurity: Toward conceptual clar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9(3), 438-448. Hilton, B.A. (1992). Perceptions of uncertainty: Its relevance to life-threatening and chronic illness. Critical Care Nurse, 12(2), 70-73. Hui & Lee. (2000).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based self-esteem on organizational uncertainty: Employee respon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 215-232. Ivancevich, J. M., & Matteson, M. T. (1980). Stress and work: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New York: Scott, Foresman. Jacobson, D. (1991). The conceptual approach to job insecurity. In J. Hartley, D. Jacobson, B. Klandermans, & V. T. Vuuren (Eds.), Job Insecurity: Coping with jobs at risk (pp. 23-39).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Judson, A. S. (1991). Changing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Minimizing resistance to change. Cambridge: Basil Blackwell. Lippitt, R., Watson, J., & Westley, B. (1958). The dynamics of planned chang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Marriam, S. B.(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ess. Mishel , M. H. (1988). Uncertainty in illness. Image: 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 20(4), 225-232. Mishel, M. H., & Braden, C. J. (1988). Finding meaning: Antecedents of uncertainty in illness. Nursing Research, 37(2), 98-103. Nadler, D. A. (1981).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integrative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17, 190-211. Owens, R. G. (199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4thed).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The famous classic-completely revised, expanded, and updates with new research findings. New York: McGraw-Hill. Selye, H. (1980). The stress concept today, In L. Irwin, L. B. Kutash, & Schlesinge (Eds.), Handbook on stress and anxiety (pp. 127-143).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