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學習成效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6
學號 
姓名謝甄滿
標題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的影響分析
指導教授陳世佳
畢業日期2008-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8
摘要許多的國家相信,教育是通往成功人生的道路,因此教育的擴張也成為一種全球性的趨勢。1986年之後,臺灣向政治現代化與民主化邁進,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急速成長,因此,大學與學院的增加成為臺灣重要政策,臺灣的高等教育也由過去的菁英式轉變成普及化的高等教育。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

王晶、成芬(2007)。影響當代世界的50件事。香港:三聯。
王雅芬(1995)。職業生涯與職業地位取得的性別差異-臺灣地區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實證研究。勞資關係論叢,3,117-152。
呂愛珍(1972)。社會階級、社會流動與教育。教與學,5(1),31-35。
李亦園(1987)。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五南。
李明譯(1990)。社會不平等-社會階層化與流動。臺北市:桂冠。
易益典、周拱憙(2001)。社會學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大森(2002)。高中、高職的公立、私立分流對地位取得之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5(1),35-62。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臺北市:五南。
林義男、王文科(199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孫清山、黃毅志(1995)。教育、收入與社會資源和階級取得過程之關連。載於林松齡、王振寰(主編),臺灣社會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論文集,151-182。臺中市: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孫清山、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經濟教育發展與職業取得之變遷。載於劉兆佳、尹寶珊等(主編),華人社會社會指標研究新領域,429-475。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祝康偉(2004)。企業用人標準大校閱。載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career就業情報編輯部(主編),新鮮人職場勝利兵法,38-45。
張華葆(1987)。社會階層。臺北市:三民。
張銀旭(1988)。台灣職業流動的模式及其變遷。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張德祥(1997)。高等教育在社會流動中的作用。社會科學輯刊,2,42-47。
張曉春等(1991)。社會學概要。臺北市:三民。
張衡、王云藍(2006)。我國高等教育公平與社會分層互動關係探討。教育展研究,2,44-47。
教育部(2001)。2001年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
曹翠英(2006)。策略聯盟:強化大學競爭優勢。臺北市:五南。
許嘉猷(1982)。出身與成就: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載於陳昭南、江玉龍、陳寬政(主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265-30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市:三民。
許嘉猷(1990)。台灣的階級流動及其與美國的一些比較。中國社會學刊,14,1-30。
郭諭陵(1994)。社會流動的影響因素及其對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雙月刊,35,47-51。
陳奎熹(199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奎熹(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照雄(2006)。當代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心理。
章英華、傅仰止主編(2003)。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三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臺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天韻(2000)。臺灣地區出身背景對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之影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黃毅志(1992)。台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之影響。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4,125-162。
黃毅志(1993)。臺灣地區教育對職業地位取得的影響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4,125-161。
黃毅志(1996a)。社會流動,社會網絡與工人意識。台灣社會學刊,12,85-123。
黃毅志(1996b)。社會科學與教育研究本土化-台灣地區社經地位(SES)測量之重新考量。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3,189-216。
黃毅志(1996c)。臺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213-247。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台灣之適用性。臺東師院學報,8,1-26。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2005)。教育與社會階層化。載於台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131-163。臺北市:巨流。
詹棟梁(2003)。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熊瑞梅、黃毅志(1992)。社會資源與小資本階級。中國社會學社刊,16,107-138。
潘光旦、費孝通(1947)。科舉與社會流動。社會科學,4(1),112-113。
蔡文輝(1997)。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載於楊國樞、瞿海源(主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44。
蔡淑鈴、瞿海源(1989)。主客觀職業量表之建構。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477-51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鄭若玲(2003)。高等教育與社會的關係-側重分析高等較玉與社會分層之互動。現代大學教育,2,21-25。
鄭淑琴(1985)。大專畢業青年職業選擇工作滿足與職業流動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職業地位測量與性別差異。調查與研究,1,67-121。
謝雨生、余淑誼(1990)。台灣的社會階級結構及其流動。中國社會學刊,14,31-63。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鍾靜宜(1999)。台灣地區教育、職業地位取得之性別差異與變遷─女性主義觀點。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brahamson, M., Mizruchi, E. H., & Hornung, C. A. (1976).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New York: Macmillan.
Ballantine, J. H. (2001).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New York: Upper Saddle River.
Blau, P. M., & Duncan, O.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Collins, R.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0), 242-249.
Collins, R. (1971). Functional and conflict theories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6), 1002-1019.
Collins, R. (1979). The credential society: An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avis, K. & Moore, W. E. (1945).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0 (2), 242-249.
Defleur. M. L., D’Antonio, W. V., & Defleur, L. B. (1976). Sociology: Human society. Scott, Foresman and Cy, Glenview, Illinois.
Duncan, O. D. (1961). A socioeconomic index for all occupations. In A. J. Reiss, Jr. (Ed.), Occupations and Social Status. New York: Wiley.
Duncan, O. D., Featherman, D. L., & Duncan, B. (1972).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and achievement. New York: Seminar Press.
Edwards, A. M. (1943). Comparative occupational statistics for the United States, 1870-1940. Washington, D. 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Ester, J. (1986). Karl Marx: A rea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dge, D. J., & Treiman, D. (1968). Class indif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American Jurnal if Sociology (73), 534-547.
Jenks, C. et al., (1972). Ineuuality. New York: Basic Books.
Marx, K. (1967). Capital.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Matras, J. (1984). Social inequality,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Matras, J. (1986). Social inequality,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1), 69-70.
Sorokin, P. A. (1927). Social mobility. New York: Harper.
Treiman, D. J. (1977). Occupational prestig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row, M. (1974).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OECD(ed.), Policies for higher education, 55-101. Paris: OECD.
Tumin, M. M. (1953).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8), 387-394.
Tumin, M. M. (1985). Social Stratifi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Wang, S. Y. (1980). Social mobility in Taiwan. In Social Sciences, 80(3), 1-22.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fornia Press.
Williams, J. (2007). 50 facts that should change the world. New York: Disinformation.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