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學習成效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7
學號 
姓名詹雅婷
標題國中英語領域教學研究會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影響
指導教授王文科
畢業日期2009-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QUyqb/record?r1=1&h1=3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實施品格教育實驗課程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在「自我概念」及「行為改變」之影響。而研究目的主要探討學生接受為期八週之「資訊融入品格教育課程教學」後,在「自我概念量表」上有所差異、且探討「性別」及「學業成就高低」之不同因素對學生接受此實驗課程上之差異。為達研究目的,依據有關文獻、理論與相關實證研究探討之結果,採用質量並重研究,以自行設計「資訊融入品格教育實驗課程」,內容分為六大單元透過資訊科技融入方式來進行品格教育課程,期能改變學生在「自我概念」及「行為改變」上。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
王如敏(2002)。品格教育教學對國小資優學生情緒適應行為與人際溝通能力之影響。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市。
王永炳(2000)。公民與道德教育-世紀之交的倫理話題。新加坡:萊佛士書社。
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 ,25-27。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4,7-24。
毛連塭(1994)。生活教育與道德成長。台北:心理。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
余昭(1997)。人格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怡樺(2006)。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以新加坡小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為例。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縣。
李素貞、蔡金鈴(2004)。中小學品格教育之實施與評量。教育研究月刊,120,56-67。
李蓓潔(2007)。服從、自律的小狼精神。教出品格力。台北:天下雜誌。
李鴻章(2000)。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道德判斷之相關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2,147-171。
李麗卿(2006)。實施多元智能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及學童自我概念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汪履維、單文經(1989)。道德發展與原理。台北:五南。
何琦瑜、鄭一青(2004)。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天下雜誌,287,43-45。
何琦瑜(2004)。品格,大不如前。天下雜誌,287,22-29。
何榮桂(1997)。網際網路教學設計:一個國小之網路教學實驗。高雄師大電腦輔助教學論文集(未出版)。
何榮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8。
何榮桂、顏永進(2001)。資訊科技融入學習領域設計初探。載於何榮桂、戴維揚主編,資訊教育課程設計。(197-215頁)。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印行。
何榮桂(2002)。亞太地區(臺、港、新、日、韓)資訊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資訊與教育, 81, 2-3。
呂敏華(2005)。高雄市國民小學品格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沈中偉(2004)情境式多媒體對增進國中聽覺障礙學生英語聽力理解之成效研究。視聽教育雙月刊,44(4),2-14。
吳怡靜(2007),品格,這樣教就對了—美國CEP典範。教出品格力,5-62。台北:天下。
吳淑玲(1999)。 台南市國小學生家庭因素、性別角色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生傳(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林清山、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邱紹一、李介至(2004)。西方品格教育對我國中學品德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20 ,44-52 。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
季永明 (2003)。資訊科技融入問題解決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態度的影響。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周慧菁(2004)品格:新世紀的第一堂課。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台北:天下
周盛勳(2002)班級輔導之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六年級兒童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及生活適應之輔導效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施吉安 (2002)。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
夏如春(2002)。國小課程使用資訊科技關鍵因素成功之探討—從資訊教師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重大議題。台北:教育部。
陳聰文、陳明終、劉渭木、李榮昌(1982)。影響山地兒童道德判斷因素之研究。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29,85-92。
陳怡靖、鄭燿男(1999)。台灣地區民眾道德判斷因果機制之研究。台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7,127-150。
陳麗卿(2006)。實施多元智能品格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郭為藩(1996)。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台北:幼獅。
黃建一、余作輝(1999)。國民小學道德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2002)。基本原理與課程目標。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
黃德祥(2001)。二十一世紀的品格教育。廿一世紀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論文研討會集(99-116 頁),彰化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黃德祥、謝龍卿(2004)。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教育研究月刊,120,35-43 。
黃光國(1987)。人情與面子:中國人之權力遊戲。中國人之權力遊戲,7-55。台北:巨流。
黃寶珍(2004)。國民中學品格與道德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行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縣。
黃慧美(2003)國小二年級學童使用電腦輔助學習之學習態度分析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義縣。
張春興、林清山(1983)。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嘉文(主編)(1997)。經典彩色辭海。台北:亞太公司。
張雅芳、徐加玲、朱鎮宇(2007)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4),413-434。
張雅婷(2001)。出身背景、學校教育與道德判斷標準。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縣。
單文經(1982)。道德判斷發展與家庭影響因素之關係。道德教育初探。高雄:復文。
溫嘉榮(1999)。教育科技的新趨向-多媒體與遠距教學。資訊融入學科教學觀摩會講義,八十八年資訊月高雄區執行委員會。
詹棟樑(1994)。兒童人類學---兒童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詹棟樑(1997)。德育原理。台北:五南。
詹慧玲(2002)。以學習環為基礎將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花蓮縣。
楊淑娟(2004)。力倡品格可貴。品格決勝負:未來人才的秘密,78-84。台北:天下
楊龍立(1995)。男女學生科學興趣差異與道德發展之關聯。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6,39-54。
劉世雄(2002)。探討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課程設計。生活科技教育,35(6),25-31。
賓靜蓀(2007)。柏林重開倫理課 學習面對衝突。教出品格力,12-20。台北:天下
戴萬平、顧長永(2000)。多種族主義與新加坡的國家認同。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季刊,2(2),79-101。
戴華(2001)。姬莉根的關懷倫理與康德的道德觀點。台灣哲學會2001年學術研討會,1-20。
顏佩如(1998)。中新國民教育改革之比較研究:1990-1998 年官方教育教育改革報告書之剖析。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投縣。
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雙月刊,80,32-39。
蘇芸慧(2005)。國小教師品格教育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
羅正(2004)。倫理學體系與道德教育。教育趨勢導報,11,8。
羅瑞玉(1993)。青少年的人際道德判斷之分析研究。屏東師院學報,6,225-262。
二、英文部分
Czyzowska, D., & Niemczynski, A. (1996). University of socio-moral evelopment: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Poland,Journal of Moral ducation,25 (4), 441-453.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Eileen,S. & Elaine,L.(1999).Revolutions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6(7), 22-27.
Gibbs, L., & Earley, E.(1994). Us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to develop core value. Bloomington :Phi Delta Kappa。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Kohlberg,L(1981).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Volume I.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New York:Happer & Row Publisher.
Kohlberg, L. & Candee, D. (1984). The relation of moral judgment to moral action. In W. M. Kurtines & J. L. Gewirtz (Eds.), Morality,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 Wiley.
Kohn, A. (1997). How not to teach values: A critical look at character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 78, 429-39.
Lickona, T. (2003). The center of our character: Ten essential virtures. The Fourth and Fifth Rs-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 10(1), 1-3.
Lickona, T. (1988). 10 reasons schools should offer character education.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8, 4.
Lickona, T. (1993). The return of character educ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1(2), 6-11.
Lickona, T. (1999). Religion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Phi Delta Kappan,81(1), 21-27.
McClellan, B. E. (1992 ). Schools and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 Moral education in America.(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2 310).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2000). Civics and moral education syllabus: Primary school. Singapore: Singapore.
Otten, E. H. (2000). Character educ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44 932 ).
Ormrod, J. E. (200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eveloping learners. Upper Saddle River,NJ:Merrill Prentice-Hall.
Ryan, K., & K. E. Bohlin.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 Practical ways to bring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Tan, T. W. (1994). Moral educational in Singapore: a critical appraisal.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3 (1), 61-73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