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學習成效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6
學號 
姓名蔡宜君
標題踏入彩虹國度: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
指導教授趙長寧
畢業日期2008-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10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男同志認同的歷程,瞭解其學習歷程脈絡、個別生命經驗與同志認同之關係。採取質性研究方法,訪談三位曾經出櫃,擁有完整大學學習經驗的男性同志,藉由我,透過傾聽與學習、投入及互動,從資料蒐集的結果進一步連結敘事探究分析原則,深入瞭解研究參與者的生命經驗,以自傳小說形式呈現出研究參與者的同志觀點與獨特的生命故事,使其本身呈現出一個完整連貫的意義體系。最後再進行個別故事的理解、綜合分析討論及反思。本研究發現:
參考文獻中文部份:
尹美琪(1995)。同性戀的坎坷路。諮商與輔導,114,46-48。
孔守謙(2000)。說你,說我,說我們同性戀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世哲(2000)。男性情慾之研究-以中年已婚男性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Riessman C.K.著。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崇堯(2004)。基督宗教與同性戀議題。當代,205。
王貴正(2006)。由仇恨犯罪概念論同性戀污名化形成及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雅各(1999)。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開心陽光。
王雅各(2001)。大學校園中的性取向教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101-108。
王瑞琪、莊雅旭、莊弘毅、張鳳琴(譯)(1992)。金賽性學報告。台北:張老師。
台大男同性戀研究社(1994)。同性戀邦聯。台北:號角。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2003)。2003台北同玩節認識同志手冊。台北: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7)。出櫃停看聽:同志子女必讀寶典。台北:女書。
江佩璇(2007)。中等教育社會科教科書中同性戀議題之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江典泰(2000)。台灣男同志的身份歷程、身份管理與現身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程。台北:巨流。
江淑琳(譯)(2001)。Herek G.M.著。污名與性取向。台北:韋伯。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翠松(1997)。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忠翰(1995)。大學男同性戀者生活型態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忠翰(1998)。我的愛人是男人。台北:張老師。
李素傾(譯)(2003)。Thomas L. G..著。當代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同志研究社。
林政彥(2001)。從同性戀者入伍服役政策論同性戀者權利主體地位之建構與解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美珠(199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賢修(1997)。當代同性戀歷史。台北:開心陽光。
邱珍琬(2000)。同/雙性戀青少年現身過程與輔導。教育實習輔導季刊,06(1),29-34。
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77-107。
思凱(2005)。同性戀。諮商與輔導。240,62。
思凱(2006)。自我認同。諮商與輔導。242,10。
施毓琳(2004)。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洪雅琴(1996)。同性戀者自我認同發展歷程的探討。諮商與輔導,126,17—20。
洪雅琴(1997)。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鑄九,黃麗玲等(譯)(1997)。Castells, M. 著。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徐佐銘(2003,12月)。比較同性戀者與雙性戀者的身份認同。論文發表於高雄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主辦之「權力、主題、認同與差異」學術研討會,高雄。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淑清(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69-104 )。嘉義:濤石文化。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畢恆達(1994)。從兩性平等到性別平等:記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13,125-132。
畢恆達(2005)。教授為甚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許佑生(1996)。當王子遇見王子──認識當代同性戀文化。台北:平氏。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南宏。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50)。高雄:麗文文化。
陳震齊(2005)。娘同志在異性戀霸權下的自處與在霸權式陽剛下的認同選擇。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喀飛,王蘋(2001)。同志人權:二千年之人權在台灣。台北:台灣人權促進會。
曾麗娟(2006)。父母面對同志子女出櫃後因應歷程之研究。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曾寶瑩(1999)。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道明(2000)。召喚同性戀主體: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文化的表意。台北:麥田。
楊嘉宏(2006)。國中「娘娘腔」學生的性別展演。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葉在庭(2001)。青少年同性戀傾向初探性研究。馬偕護理專科學校學報,1,111-132。
趙旭東、方文(譯)(1991)。Giddens, A. 著。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
趙彥寧(1997)。出櫃或不出櫃-這是一個有關黑暗的問題。騷動,3,59-6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敏玲,余曉玟(譯)(2003)。Clandinin &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鄭青致(2005)。恐同現象的探究。諮商與輔導,230,8-12。
賴正哲(2001)。我要讓同志也能擁有白天。台北:大慶。
賴鈺麟(2002)。台灣性傾向歧視之現狀。兩性平等教育季刊,23,14-17。
駱俊宏、林燕卿、王素女、林蕙瑛(2005)。從異性戀霸權、父權體制觀看同性戀者之處境與污名。台灣性學學刊,11(2),61-74。
鍾國誠(2005)。已婚男同志認同歷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鍾聖一(2005)。基督教對同性戀倫理之研究—以同光同志長老教會為例。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釋俊明(2006)。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英文部份:
Berg-Kelly, K.(2003).Adolescent homosexuality: we need to learn about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Taylor & Francis Health Science, 92, 141-144.
Bohan, S. (1997). Regarding gender: Essentialism, constructionism, and feminist psychology. In M. Gerden, & S.N. Davis, (Eds.) Toward a new psychology of gender: A reader 31-47. New York: Routledge.
Broido, E. M.(2000)。Constructing identity: the nature and meaning of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identities.In Prerez,R.M.,Debord,K.A., & Bieschke, K. J.(Eds),Handbook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with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clients.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pp13-33.
Cass, V. (1979).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219-235.
Cass, V.(1984).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Tes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0.143-167.
Cheek, J. M. (1982). Aggregation, moderator variables, and th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ests: A peer-rating stud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43 (6).1254-1269.
Coleman,E.(1982).Developmental stages of the coming out Process. New York: The Haworth.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Giddens, A. (1993).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cy.
Levay, S. (1991). A difference in hypothalamic structure between heterosexual and homosexual men. Science, 253,1034~1037.
Salomon, G.(1991). Transcending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debate: The analytic and systemic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6).10-18.
Taylor, C.(1997) Methodology matters. Introducing Women’s Studies. Lodon: Macmillan.
Tharinger, D.& Wells,G.(2000).An attachment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al challenges of gay and lesbian adolescent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9(2),158-174.
Troiden, R. R. (1988). Gay and lesbian identit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Dix Hills, NY: General Hall.
Ttoiden,R .R.(1989)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ie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17.43-73.
White, P.(1991). Parents’ right, homosexuality and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39(4).398-408.


電子全文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