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分類 | 94 |
---|---|
學號 |   |
姓名 | 林麟 |
標題 | 臺北地區大學生對大麻開放態度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信良 |
畢業日期 | 2006-06 |
附件檔案 |   |
參考連結 |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QUyqb/record?r1=1&h1=22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地區大學生對於軟性藥物大麻開放態度的實際情形,希望藉由這個研究,了解背後的成因和差異性,並且對於政府在制定防制藥物使用政策以及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執行面上,能提供一些幫助及具體建議。 |
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分: 王文中(2003)。統計學與Excel資料分析之實習應用。臺北:博碩。 王長偉(2004)。北韓視大麻為有魅力的農作物。中廣新聞網,八月三日。【Online Available】 at http://redbbs.cc.ntut.edu.tw/cgi-bin/bbscon?board=NewNews&file=M.1091623594.A&num=2402 王耀東(1996)。台灣鴉片史與戒癮治療及感言。衛生報導,6。 甘偉松(1979)。藥用植物學。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編輯處。 卡維波(1990),何春蕤(譯)。為什麼他們不告訴你。臺北:方智。 左承誠(1995)。基督徒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2003)。藥用大麻之各國醫療使用現況及管理。管制藥品 簡訊,17。 李孟珍(1998)。成癮行為再犯因子之研究。雲林:台灣雲林地方法院地檢署。 李茂生(1994)。法律與生活。臺北:正中。 李茂興(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揚智。 李美枝(1984)。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大洋。 李彥儀(1990)。臺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景美(1996)。臺灣地區國中、高中及高職學生之藥物濫用認知、態度及教育需求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執行,教育部委託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余興全(1984)。國中環境教材及學生環境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佘義瑛(1994)。美國藥癮犯者治療模式,1994藥物濫用防治研討會報告-藥癮治療與監測。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吳子輝(1975)。內外控取向與自由選擇對閱讀測驗成績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發表) 吳仁和、林信惠(2003)。系統分析與設計。臺北:智勝。 吳秀英、林瓊照、蔡博信(2003,一月二十七日)。毒癮與愛滋。臺北市立性病防治所新聞稿。 吳明隆(2000)。SPSS統計應用實務。臺北:松崗。 吳靜吉(1975)。內外控量表在輔導上的應用。測驗與輔導,10。 吳靜吉(1990)。女性青少年的刺激尋求動機、社會支持與偏差行為、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13。 吳靜吉、楊蕢芬(1988)。刺激尋求量表之修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11。 吳靜吉、楊蕢芬(1988)。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政大學報,58。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增訂版)。高雄:復文。 林杰樑(1991)。臨床毒品藥物濫用學。臺北:合記。 林長瑞 (1985)。員工的人格特質、人口特性與電腦化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枚枚(1996)。領導風格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組織氣候及內外控為中介變項。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健陽(2000)。毒品除罪化及其對「犯罪矯治」之影響。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1。 林傑斌、劉明德(2001)。SPSS10.0與統計模式建構。臺北:文魁。 林錦坤(2002)。青少年生涯自我概念之研究—以台南市國中學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傑(2003,九月十六日)。南部大專生1.6%曾吸毒,沾過的,近半數是外地生且多在MTV等場所。聯合報。 周佑玲(2002)。國小學童自我對話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瑟、賴明芸、吳碧儀(1991)。青少年用藥的盛行率與危險因子之探討。國立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執行,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一年度委託研究計畫研究報告。 邱文達、蔡卓城、賴冠霖(2003,四月二十七日)。傷害防治。中時晚報。 邱皓政(199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邱皓政(1992)。認知需求、刺激尋求動機、社會焦慮與個人創造性之關係研究。應用心理學報,1。 邱皓政(2001)。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五南。 邱皓政(2002)。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法務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1993)。反毒報告書。臺北市。 法務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1994)。反毒報告書。臺北市。 法務部、教育部、行政院衛生署(1995)。反毒報告書。臺北市。 法務部犯罪研究中心(1995)。毒品犯罪型態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法務部。 法務部(2003,7月9日修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臺北市。【Online Available】 at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C0000008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 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占魁(1993)。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臺北:曉園書局。 范成榮(1997)。領導型態、員工內外控取向對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香港立法局(2000)。香港危險藥物條例。香港2000 年危險藥物條例(修訂附表1)第2號令。 香港保安局禁毒處(2001)。為本港禁毒工作注入新動力。香港:藥物資訊天地,2。 孫本文(1975)。社會心理學。臺北:商務。 高金桂(1984)。青少年藥物濫用與犯罪之研究。臺北:文景。 高金桂(1996)。刑事政策上關於犯罪化與除罪化問題。東海法學論叢,10。 徐振昆(2000)。臺北市國中學生情緒智力自我概念、家庭氣氛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益(1990)。泰國青少年與麻醉藥品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官學校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9)。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郭靜晃、吳幸玲(1993)。發展心理學:心理社會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 陳正昌、程炳林(1998)。SPSS、SAS、BMDP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臺北:五南。 陳正昌(2002)。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臺北:巨流。 陳正昌(2004)。行為及社會科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臺北:巨流。 陳妙蘭(1991)。專校學生對安非他命濫用的知識、態度與知識需求調查研究。臺南家專學報,10。 陳筱萍(1994)。刺激尋求動機、焦慮和憂鬱情緒與男性藥物濫用關係之研究。高雄醫學院行政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徹(2002)。SPSS統計分析。臺北:碁峰。 黃安邦(1991)。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黃國光(2000)。SPSS與統計原理剖析。臺北:松崗。 黃富源(1994)。美國與日本的反毒現狀與政策—我國可借鏡之觀點與對策。警專叢刊,25。 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2002)。犯罪學概論。臺北:三民。 黃德祥(1990)。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技巧、社會行為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報,2。 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之研究。測驗年刊,38。 黃德祥(1993)。大學生刺激尋求、憤怒與性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院大學輔導學報,16。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德祥(1996)。青少年刺激尋求、社會能力與犯罪之研究。國立彰化師院大學輔導學報,19。 黃瓊妙(2000)。臺北市在學少年不同休閒參與類型之刺激尋求動機、休閒阻礙其心裡社會幸福感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峻彬(2002,十一月十一日)。F調查報世代大普查:年輕人的嗑藥觀。聯合報。 許福生(1999)。無被害者犯罪與除罪化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4。 張水金(1990)。無毒品學校及社區的各種角色和責任。國立教育資料館管訊,10。 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 張如柏(1993)。刺激尋求動機的概念。南投文教,5。 張企群(2004,十月十一日)。搖頭風搖搖頭,轟趴竄起正當紅。中時電子報。 張秀慧(200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休閒行為、休閒無聊感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1)。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2)。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富琴(2001)。臺北市高中生危害健康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鳳琴(1990)。教師─對抗藥物濫用的重要訊息傳遞者。健康教育,66,40-41頁。 張憶家(1977)。內外控人格特質對不同輔導方法偏好的影響。測驗與輔導論文選集,2,81-85頁。 楊語芸(1997)。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楊蕢芬(1987)。刺激尋求動機與創造力、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居蓮(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桂冠。 趙哲明(1986)。藥物和毒品的分析。中美警察學術研討會,內政部警政署、中央警官學校。 臺灣省政府衛生處(1999)。藥事法暨其他施行細則。臺灣省政府衛生處。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容(1991)。國中生刺激尋求動機與休閒取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振修(2001)。施用毒品之中外醫事法律比較與修正。醫事法學季刊,9。 蔡德輝、楊士隆(2001)。犯罪學。臺北:五南。 鄭吉貿(2000)。臺北市國中生科技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燿男(1995)。國小兒童刺激尋求動機、學校氣氛之決與偏差行為相關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至巧(2003,九月十六日)。反毒,大學生列防制對象。民生報。 駱宜安(1994)。毒品認識與毒害防治。臺北:臺灣書店。 謝文彥(1996)。家庭因素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政學報,28。 龍冠海(1991)。社會學。臺北:三民。 簡清山(1993)。美國查緝毒品、武器走私之研究-介紹美國全國反毒策略。行政院研考會。 簡曉菁(1997)。家庭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文獻探討分析。教育資料文摘,39。 蘇伯顯(1978)。領導與組織。臺北:國家。 蘇東平(1980)。台灣青少年之藥物濫用。臨床醫學,5。 蘇佩鈺(1997)。施用毒品行為之刑事立法問題。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刑事法學組碩士論文。 蘇素美(1989)。國中學生刺激尋求動機、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素美(1991)。刺激尋求動機、家庭社經地位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Farley理論適用性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27。 蘇素美(2000)。T型人格-為何他可以使人成為最好的成就者,但也可以創造出最壞的囚犯?。教育資料文摘,155。 二、外文部分: Ajzen , I. & Fishbein , M.(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Inc. Ajzen(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vol.50, 179-211. Allport , G. W.(1967). Attitudes. In M. Fishbein(Ed.),Reading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457-468. Barry R. M.(1998). Parenting Skills:21 tips & ideas to help you make a difference. 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 【Online Available】at http://www.health.org/govpubs. Berdiansky H.(1991). Beliefs about Drugs and use among early adolescent.Journal of Alcohol and Drug education,36(3),26-35. Bertram, E.(1996). Drug war politics: The price of deni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tty W. M.(1995). Prevention Training for Teachers:A Contemporary Challenge. Journal of Alcohol and Drug Education, 40(3), 47-51. Binson, D.,Michaels, S.,Stall,R.,Coates,T. J.,Gagnon, J.H. & Catania, J.A.(1995). Prevalence and Social Distribution of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United States and Its Urban Centers.Journal of Sex Research (3) ,245-254. Budd,R.,Bleiker,S. & Spencer,C.(1983). Exploring the use and non-use of arijuana as reasoned action : an application of Fishbein and Ajzen's methodology.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t,(11),217-224. CDC(1997).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report. Atlanta, GA:CDC, U.S. DHHS. Chandler,T.A., Wolf, R. M., Cook, B. & Dugovics, D. A.(1980). Parental correlates of locus of control in fifth graders:An attempt at experimentation in the home.Merrill-Palmer Quarterly, 26, 183-195. Clutterbuck, R.(1995).Drugs, crime and corruption: Thinking the unthinkable. London: Macmillan,149-152. Edward O.L., John H.G., Robert T.M., &Stuart Michaels(1994).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sex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3)531-65. Emery,E.M.,Mcdermott,R.J.,Holcomb,D.R. & Marty,P.J.(199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th substance use and Area-specific self-esteem.Journal of School Health,63(5),224-228. Farley,F.H.(1981). Basic procession individual difficence:A biologically-based theory of individuization for cognitive,affective,and creative outcomes.In F.Farle y&N.J.Gordon(Eds.),Psychology and education:the state of the union ,9-31 . Frost,T. F. & Wilson,H. G.(1983). Effect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A-B Personality Type on Job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Health Care Field,Psychological Reports,53,399-405. Globetti ,E.,Globetti,G.,Brown.C.L. & Stem,J.T.(1992). Compus attitudes toward alcohol and drugs in a deep southern university.Journal of Drug Education,22(3),203-213. Goode, Erich(1993). Drugs in American society.(4th ed.) McGraw-Hill, 347-389. Hammer T. & Vaglum P.(1990). Initiation continuation or discontinuation of cagnabis us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British Journal of Addiction, 85: 899- 909. Heberlein, T. A.(1981).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Zeitschrift fur Umweltpolitik, 2, 241-270. Hollingshead, A.B.(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 New Haven . Katz, D.(1967). The funcation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attitudes. In Fishbein, M. (Ed.), Reading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pp. 457-468). New York : John Wiley &Sons. Kelman, H. C.(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 Public Option Quarterly, 25, 57-78. Kish, G. B. & Donnenwerth, G. V.(1972). Sex differencs in the correlates of stimulus seek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8 (1), 42-49. Korf, D. J., Riper, H. & Bullington, B.(1999). Windmills in their minds? Drug policy and drug research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Drug Issues, 29(3),451-471. Kotler, P.(1999).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ed.,Prentice-Hall Inc. Lefcourt,H.M.(1982). Locus of control:Current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2nd Ed.). Hillsdale, NJ:Erlbaum. McGovern,J.P. & Dupont,R.L.(1991).Student Assistance Programs: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Drug Abuse Prevention.Journal of School Health,61(6),260-264 Mitcheel,T. R. ,Smyser,C. M. & Weed,S. E.(1975). Locus of Control:Supervision and Work Satisfac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8, 623-653. Montserrat G.F.(1995).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aspects of personality.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2), 125-134. Moskowitz,J.M.(198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Drug and Alcohol Survey.Pacificlnst.for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Napa, Calif. Newcomb. T. M.(1956). The prediction of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American Psychologist, 11, 575-586. NIDA(1997). Preventing drug use among children adolescents.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Organ,D. W. & Greene,C. N.(1974). Role Ambiguity,Locus of Control, and Work Satisfaction,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101-102. Reed, S. A. , Kratchman, S. H. & Strawer, R. H.(1994).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of United States Accountants:The Impact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Gender,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31-58. Robbins,S.P.(1993). Organization behavior (6th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obert T. M., John H.G., Edward O. L. & Gina Klata(1995). Sex in America: A definitive survey, 36(2) , 1-18. Sarvela,P.D. & McClendon,E.J.(1988).Indicators of rural youth drug use.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l7(4),335-347. Shashaani,L.(1993). Gender-based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 computers. Computer and Education , 20(2), 169-181. Solinge, T. B.(1999). Dutch drug policy in a European context, Journal of Drug Issues,29(3): 511-528. Weigel, R. H.(1983).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In Feimer , N. R. & Geller , E.S. (Eds.).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 New York:McGraw Hill. Werch, C.E., Young,M., Ciark,M., Garrett,C., Hooks,S. & Kersten,C.(1991).Effects of a take-home drug prevention program on drug-related communication and beliefs of patients and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61(8), 346-349. Zuckerman,M .(1971). Dimensions of sensations seeking.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6, 45-52. Zuckerman, M., Eysenck, S. & Eysenck, H. J.(1978). Sensation seeking in England and America: cross-cultural, age, and sex comparisons.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6),139-149. Zuckerman ,M.(1979). Sensation seeking:Beyond the 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Zuckerman ,M.(1980). Sensations seeking and its biological correlat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1), 45-52. Zuckerman,M .(1994). Behavioral expressionsand biosocial bases of sensationseeking .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