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學習成效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4
學號 
姓名林嘉琪
標題從折翼到展翼-性別意識覺醒與實踐之敘事研究
指導教授趙長寧
畢業日期2006-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MQUyqb/record?r1=1&h1=24
摘要本研究採女性主義視角、敘事研究方法,詮釋女性生命經驗。以性別意識成長與實踐歷程為研究主題,探討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自我發展的侷限,剖析社會文化中的性別差異。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份
刁筱華(譯)(1996)。R. Tong著。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
王雅各(譯)(2002)。C.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台北:心理。
方永泉(譯)(2003)。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內政部(2003)。內政部九十二年臺閩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2005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申 單(1998)。敘述學與小說文体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
成虹飛(2005)。乘著歌聲的翅膀:「飛」越敘說與課程實踐[訪問稿]。教育研究月刊,130,5-13。
朱儀羚等(譯)(2004)。M. L. Crossley著。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市:濤石文化。
李欣容(譯)(1998)。K. R. Jamison著。躁鬱之心。台北:天下文化。
李宗芹(1991)。創造性舞蹈:透過身體動作探索成長的自我。台北:遠流。
沈清松(2000)。呂格爾。台北:東大圖書。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頁1-29)。台北:桂冠。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呂俐安(1993)。敘說資料的意義:生命視框的完成與進行。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頁441-475) 。台北:桂冠。
林安梧(2003)。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台北:讀冊文化。
吳芝儀(2005)。敘事研究的方法論探討。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45-188) 。 二版。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周雅容(1998)。語言互動與權力:倫理的思考。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39-182) 。台北:三民。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D. Jary & J. Jary著。社會學辭典。二版。台北:貓頭鷹。
胡亞敏(1994)。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 (1996)。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5)。台北:巨流。
姚 媛(譯)(2000)。A. A. Berger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
馬海良(譯)(2002)。D. Herman著。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
秦安琪等(2005)。探索敘事治療實踐。台北:心理。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30,14-29。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 。台北:三民。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99-120)。台北:巨流。
───(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156。
夏傳位(譯)(1998)。P. T. Clough著。女性主義思想:欲望、權力及學術論述。台北:巨流。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黃月美(2005)。敘事研究:一種理解課程與教學的新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0,30-44。
游美惠 (2001)。性別意識&性別意識型態。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5,98-100。
───(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游美惠、梁莉芳(2004)。不只是唱歌跳舞:原鄉舞蹈團阿美族女性的抗拒污名與增能學習。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2,24–47。
張君玫(譯)(1999)。N. K. Denzin著。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
─── (譯)(2003)。N. J. 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台北:學群。
張君玫、劉鈐佑(譯)(1995)。C. Wright Mills著。社會學的想象。台北:巨流。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M. Foucault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
劉仲冬(1995)。國家政策之下的女性身體。載於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221-254)。台北:時報文化。
─── (1999)。陰陽殊性、男女異行:性別差異的生物論述。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37-40)。台北:心理。
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S.A. Basow著。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台北:揚智。
俞智敏等(譯)(1995)。C. Wallac著。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
姜文閔(譯)(1998)。J. Dewey著。經驗與教育。台北:五南。
陶鐵柱(譯)(1999)。Beauvoir Simone de著。第二性。台北:貓頭鷹。
程志民等(譯)(1989)。L. Davidson & L. K. Gordon著。性別社會學。重慶:重慶。
溫明麗(2003)。性別與哲學:女性主義彰顯的哲學啟思。載於潘慧玲(主編),性別議題導論(頁5-28)。台北:高等教育。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
潘淑滿、林欣怡(2002)。醫療體系中的女性身體自主。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423-432)。台北:五南。
廖世德(譯)(2001)。M. White & D. Epston著。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
蔡美玲(譯)(1995)。M. F. Belenky著。對抗生命衝擊的女人。台北:遠流。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D. J. Clandinin & M.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蔡敏玲(2004)。我看教育質性研究創塑意義的問題與難題:經歷、剖析與再脈絡化。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7(1),493-518。
寧一中(譯)(2003)。M. Currie著。後現代敘事理論。北京:北京大學。
賴誠斌等(2005)。啟智班教師的生命敘說與行動:凝視生命後的力氣。教育研究月刊,130,頁67-81。
盧嵐蘭(譯)(1991)。A. Schutz著。社會世界的現象學。台北:久大、桂冠。
簡惠美(譯)(1989)。A. Giddens著。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斯‧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
顧淑馨(譯)(1993)。S. Faludi著。反挫:誰與女人為敵。台北:自立晚報。
顧燕翎(主編)(2003)。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
鍾文慎(2004年,10月13日)。男人快樂?還是女人快樂?-- 從心理健康說起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68。2005年6月13日,取自http://sars.nhri.org.tw/enews/enews_list_new3.php?volume_indx=68&enews_dt=2004-10-13。
蘇彥捷等(譯)(2003)。C. A. Etaugh & J. S. Bridges著。女性心理學。北京:北京大學。
二、英文部份
Bryan, S. Turner(1997). From governmentality to risk some reflections on Foucault’s contribution to medical sociology. In A. Petersen & R. Bunton(Eds.), Foucault, health and medicine(pp.ix-xxi). London :Routledge.
Donald, E. Polkinghorne(1995).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i(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pp.5-23). London:Falmer.
Frances, D.(1995).The reflective journal:A window to preservice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 11(3), 229-241.
Frank, A.(1995).The wounded storyteller:Body, illness and eth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Freire, P.(1970).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London:penguin.
─── (1973).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Continuum.
─── (1985).The politis of education: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Bergin & Garvey.
Harding , S.(1987).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 Social science issues. Milton Keynes [Buckinghamshire] :Open University.
Hatch, J.A. & Wisniewski, R.(1995).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Questions, issues, and exemplary works. In J. A. Hatch & R. Wisniewsk (Eds.) ,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pp.113-135).London:The Falmer.
Pierre Bourdieu(1988). Homo academicvs .(P. Collier, Tran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4).
Peter, Brooks(1992). Reading for the plot : Design and intention in narra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Reinharz, S.(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Rich, A.(198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Norton.
Richardson, L.(1990). Narrative and sociolog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19,116-135.
Riessman, C. K.(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Sage.
Stivers, C. (1993).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personal narrative in social science. Signs :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18(2),408-425.
Tal, K. (1996).Worlds of hurt:Reading the literature of traum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Todorov, T. (1981). Introduction to poetics (R. Howard, Trans.).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8,1973).
Worell & Etaugh(1994). Transforming theory and research with women: Themes and variation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8, 443-450
cron web_use_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