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學習成效

:::
論文內容
論文分類92
學號 
姓名蔡喬育
標題 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對學校組織影響之研究-組織社會學的觀點
指導教授趙長寧
畢業日期2004-06
附件檔案 
參考連結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Nvv0qf/record?r1=1&h1=48
摘要「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是近幾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實踐中一個重要的制度改革。入學篩選制度的改變,不僅涉及制度的公平性,更可能改變整個學校組織的運作方式,而學校亦可能會採取一些策略來因應新的入學制度。本研究探討在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之後,該新的入學制度對學校造成的影響以及公私立學校所採取因應策略來回應新方案以及影響學校組織運作的其他因素。
參考文獻壹、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2001)。能力分班的問題-班級不只是學習的場所,更是生活的單位。2003年8月29日,取自
http://hef.yam.org.tw/research/4/down4_2.htm。
丁亞雯(1998)。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推動-申請入學高中。高中教育,1, 37-39。
小女生的吶喊(2000,6月15日)。中國時報,13版。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六版)。台北:五南。
王玉屏(1982)。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家通(1994)。中華民國的教育問題及其因應對策。師說,72,10-15。
王華沛(2002年,3月26日)。論「多元入學」與「公平入學機會」。特殊教育電子報,12。2003年2月27日,取自http://enews.aide.gov.tw/enews/doc/talk/020324.htm。
王震武、謝小芩(1993,11月)。台灣學校組織性格的形成。論文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主辦「近期組織變遷理論之發展:與本土經驗研究的對話」小型專題研討會,台北。
中投區92學年度高中高職甄選入學暨申請入學簡章彙編(2003)。
中投92學年度高中高職甄選入學既申請入學聯合招生委員會 編印。
中投考區93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簡章(2004)。
中投考區93學年度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試務委員會 編印。
內政部戶政司(2003)。中華民國臺閩地區重要人口指標。2003年3月6日,取自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統計處(2003)。性別統計指標-出生人數。2003年3月6日,取自http://www.moi.gov.tw/W3/stat/home.asp。
立委提案恢復聯考 教長:不宜(2002年,5月23日)。自由電子新聞。2004年3月27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may/23/today-c7.htm
台中市政府行政室(2000)。台中市私立國民中小學新生入學暨轉學生處理實施原則。2004年3月26日,取自http://www.tccg.gov.tw/intro/institution/Adminis/web/08law/lawread.asp?LKey=407。
多元入學本意,你看清了嗎?(2000,6月1日)。自由時報,2版。
多元入學可檢討,不能恢復聯考(2000,6月2日)。自由時報,8版。
多元入學沒有那麼可怕(2000,6月9日)。聯合報,15版。
多元入學方案真的好嗎?(2000,5月31日)。聯合報,15版。
朱毋我(2001)。五專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敬一、戴 華(1996)。國家在教育中的角色。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朱慧萍、饒夢霞(2000)。大學轉變科系學生生涯決定歷程。教育心理學報,32(1),41-67。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會議記錄(1995)。2003年1月12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5/。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李安民、賴燊雲(1998)。從教育改革的觀點看學校組織再造。北縣教育,24,24-30。
李奉儒、詹家惠(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批判教學論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01期,60-71。
李政濤(2001)。教育學科發展中的"制度"與"制度化"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73(3),76—87。
沈姍姍(1996)。專業主義、教師權力與教育行政體制關係:教師權力消長的動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9,103-128。
吳京口述,楊蕙菁撰寫(1999)。吳京教改心。台北:天下遠見。
吳京談高中多元入學:政策推動必有阻力,不能遇到問題就掉頭跑(2000,6月1日)。聯合報,3版。
吳宗雄、蔡秀媛(2000)。後科層體制理論對於學校組織再造的啟示。學校行政,9,10-17。
吳俊憲(2001)。高中多元入學的爭議與檢討。臺灣教育,605,49-53。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五版)。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聯盟、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41,66-67。
吳康寧(1996)。學校組織的價值取向:一種社會學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16(4),50-52。
吳康寧(1998)。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生傳(1997)。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怡青(2001)。國中生選擇甄選入學之決策歷程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林清江(譯)(1978)。Banks, O.著。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林綺雲(1993)。組織的變遷與轉型─社會變遷中組織興衰的個案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綺雲(1999)。社會學與醫護現象。台北:洪葉。
林綺雲(2002,12月)。制度規範與組織同型化:臺灣技職院校升格轉型的經驗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林義男(1973)。我國國中學生的智能分配與學業成就。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5,11-28。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
怕錯失任何機會,中等學生無役不與(2000,6月1日)。聯合報,15版。
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制度轉型與實踐的組織分析。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明炎(2002)。公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多元入學實施成效及學生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柯智焰(2002)。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問題之調查研究----以高雄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范熾文(2002)。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式、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馬向青(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馬英九:採煞車也需謹慎(2000,6月2日)。聯合報,3版。
國民教育法增修條文(1999)。2003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jendo.org.tw/020402.htm。
教育部(2002)。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簡介。2003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edu.tw/high-school/bbs/one-1/one-1.htm
教育部(2003)。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簡介。2003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high-school/bbs/one-1/one-1.htm。
教育部(2003)。重要政策之多元入學方案。2004年3月15日,取自http://140.111.1.192/。
教育部統計處(2002)。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2003年3月6日,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htm。
徐明珠(2001)。教改上路 如何揮別升學壓力。國政評論,教文(評)090-082號。2004年4月28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EC-C-090-082.htm。
陳天寶(2001)。台北市公立高工多元入學學生智育成績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東升(1992)。制度學派理論對正式組織的解析。臺灣大學社會科學論叢,40,111-133。
陳東升(1993)。醫療組織關係的制度理論分析─以新竹醫療區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7,101-126。
陳美智、楊開雲(1999)。組織真是「理性」的嗎?一個組織社會學的新制度論觀點。東海社會科學學報,20,27-48。
陳奎彰(2002)。高職推薦甄選入學學生學習成績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奎熹(1979)。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編印。
陳淑丹(2002)。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目標達成及其對國中學生選校的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慶瑞(2002,12月)。領導研究之迷思─以權變領導理論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章英華(1996,5月)。台灣私立大學院校發展之特質。論文發表於中研院社科所與社會所籌備處主辦之「私立大專院校之發展─制度轉型之研究」研討會,台北。
郭維哲(2002)。學校策略聯盟的形成與運用。南縣國教,7,41-43。
郭維哲(2003)。突破學校經營困境的良方--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51,47-53。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許泰益(1998)。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規劃簡介。北縣教育,25,19-23。
許泰益(2000)。考考考─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的迷思與回應。高中教育,12,6-9。
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增訂版)。台北:遠流。
黃政傑、劉永永、吳明清等人(1993)。推薦甄選國中畢業生入學高中及高職方案之規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台灣省教育廳委託研究)。
黃富順(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師大教育研究集刊,16,383-486。
補習炙手可熱,私立學校面不改色(2000,6月7日)。自由時報,11版。
張芳全(2000)。教育法規。台北:師大書苑。
張添洲(2003)。學校經營與行政。台北:五南。
張笠雲(1991)。組織社會學。台北:巨流。
張笠雲、朱永昌(1994)。組織場域的浮現:台灣醫療產業的研究。民族學研究集刊,77,157-192。
張笠雲等人合著(1998)。社會組織(修訂再版)。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張苙雲(1999)。組織聯外活動的行動邏輯。載於張苙雲(主編)網絡台灣,(頁225-270),台北:遠流。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慶勳(2002,12月)。校長領導與學校組織文化變革與發展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之「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張錫勳(2001)。九十學年度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方案簡介與評析。臺灣教育,603,14-20。
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思偉(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的再檢視。師友,404,5-9。
楊 瑩(1992)。從教育機會均等談高級中等教育之改革。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高級中等教育(頁131-167),台北:台灣書店。
楊景堯等人(2000)。教育法規。高雄:麗文文化。
鄭世仁(2000)。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五南。
鄭玉卿(1999)。學校制度中的潛在課程--反學校教育思潮的觀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193-207
鄭彩鳳(2002)。學校行政-理論與實務。高雄:麗文文化。
劉秀滿(2000)。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祐彰(2001)。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後-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的反思與檢視。訓育研究,40(1),63-67。
蔡瑞明、紀金山(2001,7月)。教育改革實踐的組織分析:以台灣的大學校院創設教育學程事件為例。論文發表於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主辦之「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研討會」,台中。
蔡瑞明、紀金山、熊瑞梅(2002)。中等師資供需組織關係形式的建構。教育與社會研究,4,135-179。
蔡瑞明、蔡喬育(2002,12月)。檢視入學篩選公平性的社會基礎: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學生、家長、教師互動關係的影響。論文發表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之「教育研究與實務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蔡淑鈴、瞿海源(1992)。臺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2(1),98-118。
蔡淑鈴、瞿海源(1993)。比較臺灣各族群之教育取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 ,3(2),188-202。
熊瑞梅(1999)。團體與組織。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122-154)。台北:巨流。
熊瑞梅、紀金山(2001)。師資培育法形成的制度機制。載於東海大學社會學系(主編)教育與勞力市場的連結研討會論文集(頁31-60),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謝季宏(1973)。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會地位與國中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詠太(2001)。高中多元入學管道五大關鍵。載於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編印),91年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專輯(頁52-54)。台北:國中基本學測推委會。
學校搶學生、更盛學生搶學校(2000,6月6日)。自由時報,7版。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20,49-84。
薛曉華(1996)。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
蘇清守、黃振球、周繼文、高強華、王秀山(1994)我國高中教育發展現況與評估之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貳、日文部分
日本教育社会学会編集(1986)。教育社会学辞典。東京:東洋館。
谷剛彥、濱名陽子等(2002)。教育の社会学「常識」の問い方、見直し方。東京:有斐閣。
高尾一彥(1976)。近世の日本。東京都:講談社。
參、英文部分
Aldrich, H. & Pfeffer, J.(1976). Environments of organiza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 79-106.
Argyriades, D.(1991). Bureaucracy and debureaucratization: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Marcel Dekker.
Ballantine, J.H.(1997).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4th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Bodgan, R. C. & Biklen, S. K.(199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hte, J.(2001). School bureaucracy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at the local level.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1(1), 92-99.
Bourdieu, P. & Passeron, J.C.(1990).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Carroll, Glenn R.(1984). Organizational ec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 71-93.
Coleman, J. S.(1966).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Davis, J. & Wilson, S. M.(2000). Principals'' efforts to empower teachers: effects on teacher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and stress. Clearing House: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73(6), 349-353.
DiMaggio, P. J. & Powell, W. W.(1983).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48, 147-160.
DiMaggio, P. J. & Powell, W. W.(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lick, U.(2002).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Fligstein, N.(1990).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itzbert, G. J.(2001). Opportunities of Substance: Reconceptualizing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Journal of Thought, 36(1), 43-54.
Galaskiewicz, J.(1985).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1, 281-304.
Hannan, M.T. & Freeman, J.(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149-164.
Hannan,M.T. & Freeman, J.(1989). Organizational ecolog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rn, C. J.(1993).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 Boston: Allyn and Bacon.
Jencks, C.(1972). Inequality: A re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family and schooling in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Johnson, B. L.(1995).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 political economy model of organization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15(4), 30-50.
Klecker, B. J. & Loadman, W. E.(1998). Defining and measuring the dimensions of teacher empowerment in restructuring public schools. Education, 118(3), 358-370.
Kim S. C.(1984). 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55(2), 122-144.
McElwee, G. W.(1992). Cas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Employment and Society, 6(2), 318-320.
McNeil, L. M.(2000). Sameness, bureaucracy, and the myth of Educational equity: The TAAS system of testing in Texas Public Schools.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2(4), 508-523.
Merriam, S. B.(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Meyer, J. W. & Rowan, B.(1977).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In P. J. DiMaggio & W. W. Powell(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248-260).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rsons, T.(1991). The social system(New ed.). London : Routledge.
Pfeffer, J.(1976).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the use of social influence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1(2), 227-245.
Pfeffer, J. & Salancik, G.(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owell, W. W.(1988). Institutional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In L. G. Zucker(Eds.), Institutional patterns and organizations (pp. 115-138). Cambridge, MA: Ballinger.
Scott, W. R.(1995).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Sage Publications.
Shachar, H.(1997). Effects of a school change project on teach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work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difficulti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8), 799-813.
Taylor, S. J. & Bogdan, R.(1984).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s (2nd ed.). New York :Wiley.
Tesconi, C.A. & Hurwitz, E. (1974). A sort of equality: A description of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conflict. In C.A. Tesconi & E. Hurwitz (Eds.), Education for whom? (pp. 105-141). New York: Harper & Row.
Tobin, J., David W. & Dana, D.(1989).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reschool in three culture. In R. Arum, and I. Beattie(Eds.), The structure of schooling: Readings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210-245). Mountain View, CA: Mayfeild.
Wren, D. J.(1999). School culture: explor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dolescence, 34(135), 593-596.
Young, M. (1958). The rise of the meritocracy. London: Penguin Books
cron web_use_log